2010年度“全市二十强乡镇”依次为:安阳县水冶镇、安阳县铜冶镇、安阳县伦掌镇、林州市城郊乡、林州市姚村镇、安阳县曲沟镇、汤阴县城关镇、林州市陵阳镇、汤阴县韩庄乡、殷都区西郊乡、安阳县许家沟乡、林州市横水镇、滑县道口镇、安阳县蒋村镇、汤阴县白营镇、林州市河顺镇、滑县城关镇、内黄县城关镇、安阳县柏庄镇、安阳县白璧镇。 二十强将是榜样 ——“全省百强乡镇”彰显安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解析之二 □ 本报记者 郭建华 河南省评选“全省百强乡镇”,安阳市表彰“全市二十强乡镇”。 “全省百强乡镇”是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全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评产生的结果。“全市二十强乡镇”是市委、市政府在对我市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评的基础上,为92个乡镇树立的学习榜样。 我市今年10月隆重表彰的2010年度“全市二十强乡镇”是:安阳县8个,包括水冶镇、铜冶镇、伦掌镇、曲沟镇、许家沟乡、蒋村镇、柏庄镇、白璧镇;林州市5个,包括城郊乡、姚村镇、陵阳镇、横水镇、河顺镇;汤阴县3个,包括城关镇、韩庄乡、白营镇;滑县2个,包括城关镇、道口镇;内黄县1个,即城关镇;殷都区1个,即西郊乡。与上年比较,有3个乡镇成为2010年“全市二十强乡镇”“新贵”,分别是:汤阴县白营镇、内黄县城关镇、安阳县白璧镇。 对比两个名单可以发现,我市15个“全省百强乡镇”都在“全市二十强乡镇”之列,但一些乡镇的排序有差别。 市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队长王明贵解释道:“‘全市二十强乡镇’评价体系和‘全省百强乡镇’评价体系接近,但在某些指标的调整、权重的设定上,又要从本地乡镇发展实际出发,具有安阳特色。指标、权重上的差异,会导致同一个乡镇在两个名单中排序的变化。” 《2010年安阳市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报告》对“全市二十强乡镇”的主要特征作了五个方面的阐述: ——综合实力强,发展水平高。2010年度“全市二十强乡镇”行政区域面积占全部乡镇区域面积的18.4%,人口占全部乡镇的24.3%,财政总收入占全部乡镇的60.5%,比上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平均每个乡镇的财政总收入达9104.8万元,是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2.8倍;人均财政收入达1668.1元,是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2.5倍。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全部乡镇的55.6%,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万元,是全部乡镇的1.3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全部乡镇的62.7%,比上年提高了6.1个百分点。 ——发展速度快,吸纳劳动力能力强。2010年度“全市二十强乡镇”平均每个建制镇的占地面积达695.1公顷,是全部建制镇平均占地面积的1.5倍;乡镇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资料显示,实力强的乡镇多数建设有产业集聚区。2010年度“全市二十强乡镇”拥有企业个数达11725个,占全部乡镇的43.3%,平均每个乡镇拥有企业个数是全部乡镇平均拥有企业个数的2倍;吸纳外来人口达15.6万人,外来人口占乡镇人口的比例达14.3%,比全市乡镇外来人员比重高8.5个百分点;平均每个乡镇拥有企业从业人员1.7万人,是全部乡镇平均拥有企业从业人员数的2.1倍;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乡镇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48.1%、27.8%,比全部乡镇分别高10.4个百分点和5.3个百分点;平均每个乡镇企业实缴税金总额为22630.2万元,是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3.8倍。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乡镇企业的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较大的就业空间,也成为吸纳外来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有力促进了乡镇经济实力快速提升。 ——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生活环境不断改善。2010年度“全市二十强乡镇”在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逐步形成了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公路密度达2.5公里/平方公里,是全市乡镇平均水平的1.5倍;平均每个乡镇拥有银行储蓄所13.6个、市场5.5个、公园1.1个,分别是全市乡镇平均水平的2.5倍、1.2倍和2.9倍;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比全市乡镇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镇区公共绿地面积占镇区面积的比重平均为4.4%,比全市全部建制镇公共绿地面积比重高0.4个百分点。 ——重视医疗教育文化建设,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教育方面,2010年度“全市二十强乡镇”平均每个乡镇拥有中小学校23.5个,是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1.2倍;平均每个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达520.7人,是全市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1.5倍;每万人拥有中小学教师146.4人,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6倍;平均每个乡镇拥有幼儿园、托儿所31.8个,是全市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1.6倍。在医疗卫生方面,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36.4人,是全市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2.2倍。在文化娱乐方面,平均每个乡镇有影剧院0.5个、体育场馆2.25个,每万人拥有图书馆文化站1.1个,分别比全市乡镇平均水平多0.4个、1.15个和0.45个。每万人拥有农技推广服务人员16.5人。 ——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保障体系比较健全。2010年度“全市二十强乡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301.7元,是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1.3倍;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万元,是全市全部乡镇平均水平的2.3倍;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占总人口比重为29.8%,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全市二十强乡镇”平均拥有敬老院、养老院2.6个,比全部乡镇平均水平多1个。 王明贵说:“2010年度‘全市二十强乡镇’普遍具有规模较大、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较完备、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等特点,在全市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具有示范带动作用,不愧是全市乡镇学习的榜样。” |
电话:13460955858|小黑屋|手机版|水冶信息港 www.shuiye.cc
( 豫ICP备11031638-1 )
豫公网安备:
41052202001219号
GMT+8, 2025-11-1 19:52 , Processed in 0.0613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