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日欲强压俄罗斯就范,反而使俄强力反弹 俄罗斯总统普京4月29日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莫斯科举行会晤。双方当天共签署了18项文件,其中至少15项是经济类协议。普京在会晤后就日方关心的“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领土问题称,重启谈判“并不意味着明天就能解决问题”。 今天的北方四岛问题,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产。1945年2月,苏、美、英 三国签订的《雅尔塔协定》中,规定“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同年4月5日,苏联发出废除《苏日中立条约》的通告,8月8日,对日宣战。8月14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美国政府给盟军司令 麦克阿瑟发布了有关日军投降事宜的“总命令第一号”。对此 斯大林要求,在“总命令第一号”中,须做出如下规定:第一,日军应根据《雅尔塔协定》把千岛群岛交予苏联;第二,分割 北海道,其北部由苏联领有。美国总统杜鲁门只答应了第一条,而拒绝了第二条。如果不是杜鲁门这一念之差,如今的日本恐怕首先要考虑的是“北海道问题”了。 1945年8月28日至9月7日,苏联红军在10天时间内闪电登陆北方四岛,俘获两万日军,“北方四岛问题”由此而起。 1951年9月,英、美、法签署对日和约,即所谓《旧金山和约》,规定日本要放弃千岛群岛等岛屿。对此,日本称千岛群岛南部的国后、择捉两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色丹和齿舞群岛是北海道的一部分,因此对相关条款不予承认。 《旧金山和约》草案由美国一手筹划,美英两家定稿,作为主要战胜国的苏联和中国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美国起草的草案中,按照《雅尔塔协定》精神写明“日本把南桦太(库页岛)及其附属岛屿归还给苏联,把千岛群岛全部让渡给苏联”,当时处在美国羽翼下的日本对此坚决反对,于是美国在修改稿中只规定日本对这些领土“予以放弃”,回避了其归属问题。这个模棱两可的条款,为日苏领土争端增添了复杂性。 苏联代表葛罗米科出席了“旧金山和会”,但因对包括这一条款在内的诸多内容不满而中途退出。不过,日本在这一条款中毕竟已经对千岛群岛“予以放弃”,其对北方四岛领土要求的合法性因此大打折扣。对此,日本政府声称“千岛群岛”并不包括北方四岛,并要求以美国对“千岛群岛”的解释为准。 在双方政治环境变化的推动下,日苏关系从1955年起出现了改善的迹象。苏联曾提出过“平分四岛”的建议。在苏联看来,让出北方四岛中较小的色丹和齿舞群岛,已经是最大的让步。 1956年6月,日本政府向苏联正式提出归还北方四岛的要求。同年10月,苏日复交时签署的《联合宣言》中称,苏联同意把齿舞、色丹岛移交给日本,但移交的前提条件是日苏缔结和平条约。国后、择捉两岛的归属问题则未达成协议。 1960年,苏联提出,如果《日美安保条约》继续容许外国军队驻扎在日本领土上,苏联就不能归还齿舞、色丹两岛。 1973年10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苏联,双方经过激烈的交锋,最终苏联在联合声明中承认,日苏之间有“战后悬而未决的各项问题”,其中就包括北方四岛问题。此后,两国就北方四岛问题一直争吵不休,各唱各的调,有时似乎出现了解决契机,很快又因立场迥异而搁浅,就这样一直拖了下来。 上世纪70年代初,苏联调整了对日政策。葛罗米科外长于1972年访日,承诺年内开始缔约谈判。他提议归还齿舞、色丹,但未得到日方响应。苏联政府一怒之下于1978年开始在国后、择捉、色丹重新配备地面部队,谈判再度陷入困境。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局一度陷入混乱,实力大大削弱。这让日本看到了解决北方四岛问题的良机。经过精心策划,日本不再坚持“四岛一并归还”,提出“两阶段”软着陆方案,即只要俄罗斯承认日本对北方四岛的主权,实际归还的时期、方式等都可以灵活考虑。日本提出,俄罗斯可以先归还齿舞、色丹两岛,并且暂时保有对国后、择捉两岛的“施政权”;同时,考虑到现住北方四岛的俄罗斯居民的权益,不要求这些俄罗斯居民撤出。俄罗斯对此一口回绝。 但到了1992年,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希望得到日本的经济援助,于是表示可以与日谈北方四岛问题。该年夏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智囊布里布里津和外长科济列夫为叶利钦准备了五点方案,其中第五点甚至借鉴模仿了中日恢复邦交时 邓小平提出的“把解决钓鱼岛争端的任务交给后人”的方案,提出“谁最终拥有四岛主权的问题留给后人解决”,以换取日本经济援助与投资。而日本则主张“经济问题要在关于领土问题的讨论后加以解决” 显然,日本是在打经济牌,希望利用俄政局不稳、经济困难的局面,以经济援助为筹码逼俄罗斯让步。日本的借机要挟,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能接受的,更何况是俄罗斯这样一个大国。结果,一方面因为日本坚持一并归还北方四岛的固执,另一方面因为叶利钦五点方案遭到军方和议会听证会的反对,四岛归还日本的希望付之东流。 这年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在日本的坚持下,联合宣言中写进了北方四岛问题,意在向俄罗斯施加外交压力。俄不仅没有让步,当时的总统叶利钦反而签发总统令,把千岛群岛辟为经济特区,以吸引外国投资,甚至提出北方四岛可出租给外商,租期可长达99年。这对日本来说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北方四岛一直是日本人的心病,从政府到民间,任何风吹草动都能成为热门话题。 在日本民间,“北方领土运动”一直如火如荼。日本国内关于北方四岛的民间组织,诸如“北方领土复归期成同盟”、“北方四岛交流 北海道推进委员会”、“北方领土问题对策协会”之类,有大大小小几十个之多,人数从数百人至数千人不等。这些组织除了定期举办“北方领土问题展览”、组织关于“北方领土问题”的征文、在高校组织演讲之外,还组团赴海外,寻求外国对日本领土要求的理解和支持。其中一个名为“千岛齿舞群岛居住者联盟”的民间组织,拥有4000多名成员,主要由齿舞群岛的原住民组成,他们不定期组织原住民回岛访问,并在下一代中灌输故土意识。在与齿舞群岛隔海相望的北海道根室、罗臼等地,“北方领土运动”组织设立了很多“望乡台”,“望乡台”不仅有关于北方四岛的展览、陈设等,还设置了高倍望远镜,供参观者眺望北方四岛。 而在日本政府层面,1981年日本内阁通过决定,将每年的2月7日定为“北方领土日”——1855年2月7日,正是日俄《通好条约》签订的日子。但无论如何,随着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的强势复兴和日本国势的逐渐走弱,日本再想从俄罗斯手中要回“北方四岛”可谓遥遥无期。(赵山河) 摘自《世界新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