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豪豪快乐 于 2013-11-13 09:20 编辑
文章主要内容 一:让孩子走进生活,以情促写。孩子要写出东西来,首先脑子里要有东西。让孩子利用学习的空闲,走出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妙,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用自己的双眼观察自然,认识生活。当然这期间少不了家长和孩子的有效沟通,能使孩子们对社会有正确的认识。而现在很多的家长认为学习是孩子最主要的责任,一回家便是作业和无尽的辅导班,使孩子没有喘息的机会;还有很多家长让老人带孩子,溺爱与呵护使得这些孩子像笼中的小鸟,根本没有见过繁茂的森林,对生活没有充分的认识,写不出作文便不足为奇了。所以让孩子自己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脑子里便有了东西南北,所谓:“情郁于中,自然发于外”,他自然而然就有了写作的欲望。 二:让孩子走进书本,读写结合 让孩子爱上写作,不得不提让孩子能走进书本,在阅读中读写结合。阅读本身是一个过程,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过程,并通过书面语言理解别人思想的一个过程。首先让孩子多读书。学知识像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只有多读书,善于读书的人,才能体会那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有自有颜如玉的”的乐趣。小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也需要多读书。其实,课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课外书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朋友,要通过对书中谋篇布局,段落条理,片断细节描写等的体会,借签其有用的成份,作为记忆的原料,来丰富学生的作文宝库,为动笔准备好条件。其次让孩子多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见积累的重要性。我们强调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之中去。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阅读中积累,习作中运用,这是辩证统一的。使读写真正结合起来,让孩子知道些什么,懂得怎么写。 三:评改得当,消除恐惧 作文的评改对孩子来说也至关重要。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欢愉,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白自己的文章得失,应怎样努力,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对于孩子习作中出现的精彩之处,都要及时进行表扬,即使是一个词语用得好,也要进行鼓励。这样不同层次的孩子在写作上都可以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针对不足要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逐步引导孩子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提高文采。 要让孩子提高写作能力,爱上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一撮而就。所以还需要家长长期坚持引导,直至孩子形成习惯,不用扬鞭自奋蹄。中要我们有信心,有恒心,让孩子爱上写作绝不是难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