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水冶镇志》,记载有水冶卫生系统建国前著名的多位医生,大南街刘景宽便是其中一位。
刘景宽出生于1892年,自幼喜欢医学,后考入北京陆军医学院。在校期间刻苦钻研医术,成绩优异,1922年毕业后被召入爱国将领冯玉祥部队任医官,在部队深受冯玉祥将军爱国思想的薰陶和感染,对队伍中的官兵一样看待,深受官兵尊敬。
后逢战乱,他到省立中学任校医,被北京协和医院召入专职内科西医医生。
“七七事变”暴发后回老家水冶开办诊所,后又到彰德府县办医院从医。
建国后,我国进入恢复重建时期,1950年他又回水冶开办诊所。1954年他响应政府号召,实行公私合营,到水冶镇人民医院从医。
刘老先生一生育有一子六女,笔者1970年和老先生五女结婚,结婚时岳父已经辞世七年之久,虽说和岳父没有见过面,但从妻子姊妹们的交往中了解到许多岳父的人生经历。
岳父在行医期间,他总是以仁者之心待人,尤其是自己开办诊所阶段,凡求医者,不管白天黑夜,无论有钱没钱,总是先给病人看病,遇到没钱的病人或钱不够者,总是先让病人治疗,什么时候有了钱再给也行。方园几十里,凡是找他治过病的,都对他敬仰佩服。
刘老先生一生行医济民,常怀医者仁心,救人之命,解人危困。建国初期,他自办诊所没多久,北岭一户人家孩子闹肚子,寻遍了多位医生治疗终不见效,后听人说水冶有位名医刘景宽,医术高超,一路步行打听来到诊所看病,中午时老先生留他们一家吃了饭,结帐时他们忘记带钱,老先生笑着说:“治疗要紧,帐随后再算!”
还有一次,水冶东关有人急诊,正赶上三九天,深更半夜又下着雪,家人急匆匆来请,刘先生穿上衣服二话没说便跟随他们去了,请医者是一位老汉,他老伴头疼的厉害,儿子前不久死了,儿媳妇又嫁了人,家里还有个三、四岁的小孙女,刘医生赶紧给病人打了针、取了药,老汉问多少钱?刘医生摆了摆手,没有要老汉一分钱。
刘景宽医生悬壶济世,救人无数,凭借高超的西医医术享誉水冶古镇。
——写于2024年11月。
作者简介:王用文,男,1949年5月出生,原水冶镇城建委任规划管理科科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会员。曾获省城市规划先进工作者奖状、奖牌,省优秀论文奖奖金。并多次获市、县、镇城镇规划先进个人奖状,获市、县规划科技进步奖奖金。提前离岗后到水冶供水公司任副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