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2929
- 注册时间
- 2011-4-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记录
- 日志
- 精华
- 性别
- 保密
- 听众
- 收听
|
本帖最后由 海洋的呼吸 于 2012-4-18 10:50 编辑
春游金灯寺 文/雨季2012年4月16号清晨,骑乐舞群临时决定挑战林州金灯寺石窟。因为是临时决定,只凑了9位队员,队员到齐的时候已经是早上9点了,所以只能由水冶崔克山地车老板驱车载我们前往。 攀登金灯寺对于那些强驴们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弱的线路了,所以对我们而言,更是一个挑战。 http://player.56.com/deux_115841540.swf金灯寺石窟位于林州市合涧镇与山西平顺交界处的林滤山巅,北依陡崖,南邻深谷。石窟开凿于山巅自然形成的石凹内,开凿年代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起,至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止,历时60余年。初名宝岩寺,之所以现叫金灯寺,有两个传说:一说是芋禅师惊奇地发现每到夜晚就有两盏金灯由东而西飘入寺内,金光满照;二说每到夜间就会有无数只萤火虫飞聚寺院,晶亮闪烁。传说归传说,不过据现在人说,住在金灯寺内,夜晚无论有没有月亮,数米内的东西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而且读书写字,穿针引线都可得心应手,这也正是金灯寺除陡崖凿洞之外的又一大奇观了。
路上遇有军事活动拦路,稍有耽搁,大伙也曾因担心时间过于紧张,恐天黑下不了山而欲改变目标去石板沟,但最终车子还是奔驰了通往金灯寺的洪谷山脚。
因为老胡一家来过这里,几经讨价还价,我们以半票的价格进入,车到停车场停放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入云的群峰峭壁和一潭碧波荡漾的洪谷池水,池水是由山涧溪水汇集而成,经人工梯形飞瀑而下,虽是人工缔造,但因依山之势,倒也有几分瀑布姿色。接下来沿途经过洪谷寺唐塔和谢公渠,据说谢公渠是乃前明万历丙申(1596)谢邑侯创筑,这条渠水解决了县城西南部40余村吃水问题,他主持修建了一条深约3尺宽约2尺的石砌水渠,因此渠原自太行、林虑两山交会处的山谷之中。 邑人感德不忘,即以谢公命渠,并建祠以祀纪。
通往金灯寺有两条路途,一条是石阶小路,一条是靠山体的底谷深沟。我们沿着 山谷的深沟前行,深沟依山泄水,幽静而清凉,特别是那巨大的条纹岩石静美隽秀,溪水涓涓流淌,更是一番别致。我想,如果是夏季,一定要平卧与这天然的花岩石上,任溪水缓缓从肌肤上滑过,那种感觉一定是最美不过的了。遐想间已见有人斜倚在一方硕大的石板上拍照留念。
深沟虽路崎岖了一些,但比起那正路上的台阶要开心快乐的多。我们一行紧紧相随,一会跳跃在溪水间,一会攀沿在巨石上,有时甚至还得弯下腰匍匐前行,但一路上水流潺潺,人欢歌扬,真乃是其乐无穷。
我一路忙个不停,一面有看不够的风景,一面还要负责此行的拍照,如什么蘑菇石、双龟望日等奇山怪石在一路溪水叮咚声中静立了数万日的景色,我尽可能不漏掉的拍下来。不知不觉已到了有名的荆浩画苑。荆浩,中国五代后梁画家,博通经史,并长于文章。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生于唐朝末年,因避战乱,曾隐居于太行山洪谷,故自号“洪谷子”。他擅画山水,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所作云中山顶,能画出四面峰峦的雄伟气势。自称兼得吴道子用笔及项容用墨之长,创造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我们在荆浩花苑附近的一个独家小旅馆处吃午饭。老胡两口是热心肠人,上次来以后就和这个旅馆的老板成了熟人。这次的午饭有点简单,老胡两口带了啤酒饮料和两盒炒菜,我们几个去挖了一些蒲公英借旅馆火灶焯水后做了一个凉调菜,煮了几袋方便面,便凑合了午餐。午餐过后没敢多停,就继续的赶路。
又是一路歌声一路惊险地走到了一处极高的瀑布附近,有人提议说不能再怎样走下去了,要换另一条路走了,否则怕是天黑赶不下来,于是不得不舍弃那优美的深沟美景,改为阶梯小路。此时崔克老板已撑不下来了,美名曰要求留下来探寻瀑布之路。哈哈,不怕你们笑话,我当时也真想说和他一起留下去探寻的,但有点不甘心自己也作为此行挑战的失败者,于是还是同大部队一起踏上了台阶小路。台阶两边绿草茵茵,漫山的连翘花金灿灿的在山风中摇曳着。金霞说连翘花叶都是宝,于是乎大家都一路走来,一路采摘。
不久就来到了一个休息处,说是休息台,但我感觉它就是一个望瀑台,所以我权且称其为望瀑台。站于望瀑台上,极目眺望,瀑布就在视平线上,而且我们都惊奇地发现瀑布下方有一大片白茫茫的冰层。天那,在这四月的天气了,居然还可以看到烈日下的冰层,这一奇观,已不仅仅是奇观了。虽然是远远地望去,但那冰层已给我们所有的人在瞬间带来一阵无形的清凉,这对于我们在烈日下刚刚爬上几百阶梯台,累的满头大汗的人来说,真乃是雪中送炭。于是我不顾劳顿,拿出相机就是一阵狂拍。这时,不知是谁用尽了力气的喊起了去寻瀑布的老国,而且居然也听到了远处老国的回应声,让大家一阵的狂喜,有的还拿了啤酒来助兴,正是一帮乐徒。
大约又走了一个小时,台阶不见了,接下来的全是山路,不过我倒是感觉山路要比台阶还走的多,话是这样说,但脚下还是步步艰辛。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满山金灿灿的连翘花少了,代而取之的是一种紫罗兰色的开着喇叭的小花,花蕊呈黄色,有些花蒂已经长出了长长的绒毛,如蒲公英的种子,金霞一向对野外的花草药草有兴趣,还特意让儿子给她买了野外草药图书来辨认。她不停地催促我们把不同的野草野花拍下来,等她回去辨认,还不停地嘱咐我们回来的时候别忘了带上几株回家种养。
一路上倒是热闹,但还是抵挡不住脚步的无力。路上怪石林立,我们在一处大石上看到不知哪位先人写的鼓励自己的话:没有真心,登不上金灯。
哈哈,说实话,我们几个此时也有返回的意思,我更加后悔没有同国的一起去探寻瀑布之清凉了。因为无论我们走都久,每次停下来小歇时,眺望那高入云端的金灯寺彩旗,都是一般的远近。但看了这句话,大家仿佛无形中又给自己一份挑战的信心。于是大家补充了啤酒和露露,继续前行。此后的路上,停歇的次数越来越多了,而且每次停歇翘望那金灯寺,都是一般的遥远。大约又走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隐隐约约听到了诵经的声音,我想,可能这次金灯寺真的是不远了吧。走着走着,仰面来了一行下山的游客,不幸的是,那些游客没有一点野外的仁慈,见了本来就没有信心的我们还要给上一句:“这么晚才来啊,你们今夜住山上吗?”我们回说:“不是。”他们中居然有人又说了一句:“离山顶还远着呢。”唉,什么人啊,不懂得什么叫善意的谎言。如果他们告诉我们说马上就到了,我们或许还会瞬间有了信心,但听他们这样说,心里突然的怵了很多。虽然还是要继续的,但心里好像一下子没底了,刚刚听到的诵经声也仿佛越来越遥远了。
还是金霞给了点鼓励,说没有多远了,马上就到了。于是狠下心继续前行。
终于不知在什么时候,我们频临了遥不可及的那一只飘扬在云雾间的彩旗。于是来了信心,感觉自己这下是真的要到了金灯寺了。转过了遥望已久的天路栏杆和彩旗,不远有一处石塔林,那大大小小的舍利塔有46座。其中最大的是千佛塔。千佛塔为首石雕造塔基呈正六边形高8.8米,中心有石室,内2.25米,镶有石门。门柜均侧刻有字,隐约可辨“坐莲从西至,拽虎自东来”的字样。塔身雕刻着神态各异的佛像一千尊,相传这千佛塔是金灯寺创始人芋禅师的安葬处。
石塔林向南数百米就是金灯寺石窟了。石窟和建筑坐北朝南,依崖布列,现存七进院,洞窟14个,佛龛37个,摩崖造像500余尊。木构建筑有延寿殿、关公殿、丈八佛殿等34间,寺内保存历代碑、碣20余通。因为洞是依石而凿,洞内凉气袭人,是夏季避暑的最佳处。更有一景值得一提,那就是大佛殿洞外有一座大香炉,我走近时,正巧有一只黄狗卧于香炉前的羊毛跪毯上,见有人来烧香,它就离去,没人的时候,它又会卧于毯上。最初我还笑这只黄狗倒也还想拜佛成仙,但而来想起有人说这只狗原是随看护寺院的主人一起长久住寺院的,我又想,它或许本来也就是仙体呢,不然的话,它怎么会有那般的灵性。或许它也是金灯寺的另一奇观吧。于是我拍了一张黄狗守佛的图片。
再往里走就是水陆殿,水陆殿又称水罗殿,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凿造,坐北向南,外檐雕凿方形檐柱,中辟长方形窟门。殿前立有几通石碑,因字迹风化,难以辨认。拾级而上进入洞窟,可以看出它的面积约有亚20余平方米,上置平顶天花,雕方形藻井,下为清莹的池水,殿内何来水的源头。原来是清澈的泉水常年从西北角石隙中涌出汇集而成。池上凿有田字形石桥,连接左右壁、窟门及扇面墙前后约50厘米宽的台阶,我们可以沿着这座石桥到殿内各处参观。您看,正中间为高出水面约60厘米的长方形佛台,佛台中央有扇面墙,三尊高约3米的佛像结跏趺座(盘腿打坐)于莲花宝座上,佛体匀称,神态慈祥,背面倒座三大士像,扇面墙后亦并坐三佛,由于布局灵活,使殿内佛像多而不乱。前槽为八角形金柱两根,柱身正面雕龙形图案,其它几面雕花卉。左右壁上部各有佛龛9个,内雕十八罗汉,造型各异,形神兼备。左、右、后三壁下部有90幅浮雕壁画,一改粗糙简陋之习,颇为美观齐整,刻画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佛教人物,讲述了一个个优美动听的佛教故事,好似一本精美的立体连环画。静心浏览一番,感受一下佛教的博大精深。 水陆殿南边是万丈深渊和无数个山头林立,引人注目的还有那崖石上正在怒放的梨花悄悄地伸出头来在风中不停地叩拜。别有一番风情。
金灯寺处处是景,万物是仙,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在此逗留,只得匆匆忙忙下山。回来的路上,两腿已经酸胀缓慢,借拐杖之力方可前行。有几个身轻的年轻人早已在来时的野花处挖野花。只听前面红酒加点糖大声喊叫:“大姐,下来的时候,注意看这块石头上的字啊。”她指着一块石头对我说。等我和金霞到了那里,才看到一块石头上写着:爱你,姐姐。
字是用石笔写上去的,我想这一定是走在前面的弟弟写下的。看到这些字,心里一阵的幸福,眼眶不由的湿润了起来,脚下也轻飘了许多。哈哈,想想语言和文字原来是如此的有温度和力量。于是乎一路下山再也没有感觉到一丝的疲惫和劳顿。
回到了荆浩画苑,老国早已在等候了。他自从和我们分道后,去了瀑布处探寻路线,以便下一次我们骑行队伍一起来此,之后就回到了这里,给了旅馆老板十块钱,美美地睡了一觉。也好,这样对我们回去的夜路开车驾驶大有好处。二十分钟后,我们走到了停车场。回来的路上,每人还采摘了一些野菜叶,想着给家人做一顿野味吃。就这样一路欢声笑语的于晚上8点回到家里。
哈哈,下车后,大家虽然感觉是有点累,但一想到这次挑战金灯寺成功,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
上一篇:【视频短片】 骑行溢泉湖下一篇:春游雪花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