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冶信息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738|回复: 0

普京今天再度执掌俄罗斯 太强势令西方戒备更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7 22: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克里姆林宫7日将举行一场“载入史册”的就职典礼。在这里,当选总统普京第三次接过俄罗斯的“核手提箱”。此前一天,莫斯科先后经历反普京和挺普京“针锋相对”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有评论说,虽然克里姆林宫对普京而言毫不陌生,但克宫外的俄罗斯已分裂为两大阵营。这被认为是“普京3.0时代”即将面临的最大挑战。“普京的俄罗斯也让世界再次将焦点调回欧洲东部”,德国《柏林日报》说,虽然冷战没有到来,但西方政治家已经开始防范。英国《卫报》甚至提前发难,将俄罗斯的不稳定归结为普京强硬的执政风格。俄学者对此反驳说,“如果普京不强硬,明天就有1.2万把尖刀插进他的后背”。在西方舆论场中,相对客观的说法是,未来6年,普京不得不正视俄罗斯人的愿望,而外界也无法忽视普京高达63%的支持率。
反政府示威给普京就职“添乱”
钟声回荡,音乐响起,5000瓶香槟同时打开。俄罗斯当地时间7日12时,此番场景将在克里姆林宫上演。“这是俄罗斯总统之争的最后一幕——王车易位,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的辉煌将达到高潮”,奥地利通讯社如此评论。俄罗斯《晨报》称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就职典礼,因为普京重返克宫是俄近年来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据报道,典礼将由6家电视台直播,对总统就职典礼如此关注在俄罗斯还是第一次。
7日,普京将在克里姆林宫的安德烈大厅手扶宪法宣誓,随后获得标志总统权力的总统徽标、国家元首旗以及“核手提箱”。在普京发表就职演说后,鸣放礼炮30响。英国《卫报》用“奢华”形容这场就职典礼,称俄罗斯计划耗资2600万卢布(约合549.6万元人民币)。德国电视1台则说,克里姆林宫钟楼的钟声并不完美,因为虽然有2000名宾客出席,但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内的西方政客却“与克里姆林宫保持距离”。
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这种故意“扫兴”的声音并不少见,尤其是在普京就职典礼前一天,反对派还发动了所谓的“百万人大游行”。俄反对派领导人称,示威将让普京知道,与2000年到2008年执政时相比,俄罗斯已有天壤之别。“匿名者”黑客组织也声称将让“满嘴谎话”的俄政府网站关闭,并在就职典礼当天攻击普京的网站。
“挑衅行为”,这是莫斯科警方给本次反政府示威定的性。俄内务部称,约8000人参加游行,反对派领导人乌达尔佐夫坚称游行人数超过10万。这被莫斯科警方嘲笑为“被太阳晒晕了头”。俄《报纸报》报道说,示威者要求取消普京的就职典礼,并将国家杜马选举提前至今年年底,明年春天举行总统选举。《环球时报》记者看到,莫斯科主要街道两侧全是军警,通往克里姆林宫的大石桥已被封锁,上面还有大型军车。莫斯科内务总局称,示威者向警察投掷石头和水瓶,试图冲破警戒线,乌达尔佐夫甚至呼吁罢工。据法新社报道,游行以250人被捕、1人坠亡结束。普京的支持者也不示弱。6日,来自各地的全俄统一阵线支持者在莫斯科俯首山集结,有3万人参加,他们手持“支持普京”的标语。
“再见,梅德韦杰夫总统;你好,梅德韦杰夫总理”,这是俄新社6日一篇报道的标题。在普京宣誓就任总统后几小时,俄国家杜马就将讨论总理候选人问题,结果9日宣布。俄国家杜马主席纳雷什金曾对媒体说,梅普组合的耐久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不容置疑。俄新网盘点了梅德韦杰夫总统任期内的十件大事,包括经济现代化、修宪、打击腐败等。据俄罗斯《晨报》报道,梅德韦杰夫5日总结过去4年的成绩时说,没有克里姆林宫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俄罗斯就不会摆脱经济危机,也无法调解南奥塞梯的武装冲突。
“莫斯科新闻网”说,俄罗斯领导人通常会在身后留下众多麻烦,梅德韦杰夫的遗产恐怕更多是未实施的改革。俄《报纸报》称,领导人一旦交出权力,就没办法再拿回来,苏联时代不行,沙俄时代也不行。中断4年之后普京重返总统宝座,这是俄罗斯历史中极其罕见的情况。该报称,梅德韦杰夫没能成为一个渐进改革者,甚至不能算是个成功的谋略人士,无法从普京手里夺下大权。曾对梅德韦杰夫寄予“厚望”的西方媒体更是难掩失望,英国《独立报》将他称为是给普京捂热权力宝座的人。
路透社评论说,梅德韦杰夫将出任俄罗斯总理,他或许有机会证明自己不仅是普京的跟班。但梅德韦杰夫要想长时间坐稳总理位置,一定程度上要看俄罗斯能否避免衰退和政治动荡,还要看他能否抵挡住政府内部的对手,不过最关键的因素要看他与普京的长期友谊能否持续。
普京回归,俄罗斯已不一样
当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将会发生哪些事?在俄“生意人报”电台评论员康斯坦丁·冯·埃格特看来,预测哪些事不会发生更容易些。他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说,时光不会倒流到2007年,那时,俄罗斯在普京领导下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普京个人也赢得大部分俄罗斯民众支持,包括如今走向街头抗议其政策的许多人。
“普京这次执政所面对的俄罗斯,已不是他上次当总统时的俄罗斯了”,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左凤荣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联社称,从技术上而言普京将被赋予比当总理更多的权力,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地位或许已经变得虚弱。
俄罗斯《生意人报》将7日定义为“普京3.0版”的开始,但又称,“普京时代已经结束”。文章解释说,虽然重返总统宝座,但如果不能给俄罗斯提供新思路,那么他的时代就已经结束。英国《卫报》评论说,过去,普京成功把自己推销为政治强人,是稳定的象征,是避免混乱的保障。而现在,他的这种执政风格成了俄罗斯不稳定的来源。对此,俄专家弗拉迪米尔·帕斯图科夫持不同观点。他对《华盛顿邮报》表示,“普京必须强硬,否则明天就有1.2万把尖刀插进他的后背”。
在俄媒中,挺普京的声音十分强大。俄新社专栏文章说,普京对俄罗斯如何发展有着坚定的想法,他认为俄罗斯仍是一个脆弱的过渡型社会,且还未从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的巨变中恢复过来。普京不拒绝民主,但他反复表示民主只能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而且强调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主形式。文章说,俄罗斯保守派的一个观点是,“给我们几年没有动荡的日子,到时候你会认不出俄罗斯”,普京也遵循着这样的看法。历史从未如此仁慈,肯定会发生一些波澜把事情搞得天翻地覆,不过对一段时间稳定的期望从未消失。
普京还会带领俄罗斯走多久?当普京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一些媒体不禁提出这个问题。俄罗斯列瓦达分析中心的最新民调显示,38%的俄罗斯人预计普京仅会再担任一届总统;29%的人认为普京将成功连任,执政到2024年;11%的人认为普京想当多久就会当多久。该分析中心调查认为,如果不发生经济震荡,俄罗斯人将支持普京连任总统。法国《解放报》6日评论说,未来6年,普京不得不正视俄罗斯人对更公开、更透明的愿望,但外界也无法忽视普京高达63%的支持率。
普京的俄罗斯让世界焦点重回东欧
“走在大国路上的俄罗斯正迎风而上,西方与东方的临界点又多了一条界限”,德国《柏林日报》说,虽然冷战还没有到来,但西方政治家已经开始防范。
日本媒体6日的声音听上去有点“悲观”。日本富士电视台称,一直和俄罗斯之间交涉的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问题,现在因为普京重掌政权,解决希望更加渺茫。香港“亚洲时报”在线5日评论说,在叙利亚问题上,中方建议中俄联合行动,俄方答复“同意”(至少目前如此)。在朝鲜问题上,俄方对中方的回应是“或许”。但在越南问题上,俄方则几乎肯定要对中国说“不”。说到底,奥巴马要自行决定如何应对中俄关系,还要自己去评估西方对普京模式化的思考。中国专家左凤荣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不论是出于经济合作,还是战略协作,俄罗斯都需要中国。而俄美关系短期内不可能有根本改变。即便改变,主动权也在美国手里。
俄新社的评论文章认为,虽然普京言辞强硬,但基本说来还是谨慎且反应迅速。今后几年他对外界的谨慎程度可能还会提升。普京认为外部世界极其危险、难以预测,而且充满混乱。他认为俄罗斯在世界上应有适当的位置,而且应当参与一场新的“伟大博弈”来确保自身地位,但他也知道有些边界不能迈过。该评论最后总结说,俄罗斯是否无法预测?或许吧,但不能过分夸大这种不可预测性。对于整个世界而言,过去20年的经历告诉我们,所有预测都可能被多次推翻,只有一件事非常明确,那就是做好迎接任何变化的准备。







上一篇:两月内省级党委换届将全结束 凸显班子精思路新
下一篇:青春,在你可以安静下来的时候走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一扫 加我们的微信。水冶信息港--水冶人的网上家园。

电话:13460955858|小黑屋|手机版|水冶信息港 www.shuiye.cc ( 豫ICP备11031638-1 )
豫公网安备:41052202001219号

GMT+8, 2025-10-13 20:20 , Processed in 0.3158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