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冶信息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2097|回复: 0

蒋村八景的故事(六)义庄书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9 0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氏义庄座落在西蒋村中街西段,坐北朝南,二进四合院,临街面宽五间,中厅和东西厢房均为三间,这是马丕瑶为赡养鳏寡孤独和兴办学堂所建的公用设施。
同治十年(1871年),马丕瑶刚步入不惑之年,其父马天平不幸病逝,他弃官奔丧,为父亲守孝,其间,他强忍悲痛,体察民情,广泛听取各支族老和绅士名人意见,酝酿建设马氏义庄,决心完成父亲生前愿望,他饱含深情地说:“鳏寡孤独温饱难求,贫穷孩子无学可上,我于心不忍,经过反复考虑,我决定乘丁忧之际,解民众之忧,建义庄办学堂,凡鳏寡孤独生活无着落者,不分亲疏族党,都要老有所养,幼有学上,绝不能让族人挨饿受寒,不能让孤儿无人教养。”马丕瑶的义举受到了乡亲们的拥护和赞赏,建义庄办学堂深得人心,形成了广泛共识。在马丕瑶影响带动下,族人慷慨相助,投工捐粮,历经两年,顺利建成马氏义庄。同治十三年(1874年)八月十五日,在村民欢度中秋佳节之际,马氏义庄落成暨学堂开学典礼,在马氏义庄门前隆重举行,马丕瑶亲笔书写的马氏义庄石雕门匾和楹联,镶嵌于大门上方和左右两侧,字里行间寓意深刻,伟人风范尽显其中。
门匾:马氏义庄
上联:万支本是一身田置鱼鳞聊赡我亲疏族党
下联:富贵敢忘微贱清风鹤俸先给他鳏寡孤贫
同年八月二十五日,是马天平逝世三周年祭奠日,马丕瑶跪在父亲墓前说:“不孝儿在服丧期间,遵照郑芸笥先生光前裕后的教导,建成了义庄,办起了学堂,了结了您生前愿望,父亲,你安息吧!儿将一如既往,诚实做人,清白做事,为国效忠,为民解忧。”
翌日,马丕瑶服孝期满,重赴山西平陆任职。一大早,乡亲们便接踵而至,前往送行,从家门到村口,一直送出村。马丕瑶跨上马鞍,在“一路平安”的祝福声中与乡亲们挥手告别!
光绪十九年(1893年),马丕瑶次子马吉樟任甘肃乡试正考官,返京途中,对乡村教育进行考察。一天,他在府县要员陪同下,兴致勃勃地走进义庄。故地重游,分外亲切,他高兴的说:“我多年未来义庄,今趁考察乡村办学情况之际,顺便看望义庄师生,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你们可以朗读作文日记,可以背诵唐宋诗词名句,我更想看看同学们的应变能力和临场发挥水平。”话音刚落,同学们便纷纷举手,陆续走上讲台,即兴赋诗,朗读声、歌唱声不绝于耳。
蒋村颂
珠水河畔,万亩良田。耕读之家,和谐康健。
丰收景
珠水甘甜润沃田,菜花金黄香满园。
芦苇连片青纱帐,五谷满仓庆丰年。
马吉樟看着聪明活泼的孩子们,频频点头表示赞赏。他站起身来说:“看到蒋村上学的孩子多,爱学习,我很高兴。咱们蒋村有这么好的学堂,得益于先父他老人家,高瞻远瞩,注重教育,他不仅亲手捐建义庄学堂,还在山西冀宁道任职期间,亲笔撰写了马氏义庄条规、祠堂条规、家庙禁约、家塾条规。其中义庄条规就是规范义庄管理、先生教书和学生读书学做人的规则。”马吉樟边说边把身体转向陪同他考察的彰德府官员说:“这些条规针对性强,适应范围广,是普及基础教育,提高民众文化水平和文明素养的纲领,在广西巡抚署刊印后,收到朝野上下广泛重视。据我所知,许多省、府、州、县都在推广,这是先父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和宝贵遗产,我们彰德府应该领先一步,做出示范。同学们要逐条学习,学通会背,按照条规要求,学文化学做人,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先父喻旨:‘吾望子孙读书,极望学做好人,绝不希图富贵。’这是他兴办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值得我们效仿。”
最后,马吉樟和师生同唱蒋村校歌《义庄书声》:
蒋村好地方,学风美名扬;
浓墨绘书画,家塾学理长。
玉山办学堂,学子写文章;
义庄育才子,桃李遍地香。





上一篇:马丕瑶及子女照片
下一篇:蒋村八景的故事(七)水上磨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一扫 加我们的微信。水冶信息港--水冶人的网上家园。

电话:13460955858|小黑屋|手机版|水冶信息港 www.shuiye.cc ( 豫ICP备11031638-1 )
豫公网安备:41052202001219号

GMT+8, 2025-11-22 10:11 , Processed in 0.23739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